36书房网>历史军事>奋斗在第三帝国>前言
  总书记在出席苏联卫国战争60年庆典时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合作是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在新的霸权主义、民族主义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利比亚战争就是一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教训,是为了更好的防患于未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直面战争的残酷,揭露战争的丑恶,讴歌美好的人生,是警示人们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有效手段。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往往会有一些岔道。象兵棋推演一样,对不同历史轨迹的演示,继而揭示出不同的结果,更好地发现历史进程的不同要素,这是国外方兴未艾的一种研究方式。本文作为一项尝试奉献给大家,希望有所启迪。本文的主旨揭露战争,反对战争,同时作为历史研究,目前网上探讨德军在东线取胜的可能性的文章数不胜数,本文亦作为细化,全面研讨,在此同时主要是做为架空历史小说供读者欣赏,丝毫没有歌颂侵略战争,宣传纳粹之意。

  一)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当时世界上最为训练有素的德国陆军出动320万人,3500辆坦克、7000门大炮和2770架飞机侵入苏联。希特勒宣称,只要在门上踢上一脚,整个腐朽的大厦就会轰然倒下。法西斯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深信纳粹会取得胜利,第一时间派出个26万人的远征军加入东线,作为对德军派兵支援北非的回报。他同时嫉妒地希望战无不胜的德军被罗斯们磕掉几颗大门牙。美国预计苏联能坚持三个月时间;英国估计的时间稍长一些,但也不会超过年底。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直接派兵参战。芬兰脸上带着一年前被北极熊抓伤的疤痕,盘算着借助第三帝国的力量收复失地,报仇雪恨。西班牙招募志愿军的招兵站门前人满为患;欧洲其它国家一些人纷纷加入纳粹外籍兵团,以便在苏俄这个巨人倒地后能分得一杯羹。

  战争爆发时,苏联红军已有520万人,苏军西部5个军区和战略第二梯队总人数390万人。拥有二万辆坦克和二万架飞机。还有希特勒做梦都想不到的新式武器。然而在最初的几个月内,庞大的苏军一败涂地,失地千里。经过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乌曼、基辅、维亚茲马等震惊瀛寰的包围战后,到年底被德军俘虏的红军就达350万人。到了十月份,不光是希特勒,大部分国家都伸长耳朵,倾听预期中的红色巨人倒地时的轰隆声。

  然而,令人跌破眼镜的是战争却以德国失败告终,输得精光,败得很惨。希特勒自诩的千年帝国只存在了十二年,几乎每一寸德国土地上都可以找到盟军的弹片。东普鲁士不复存在,残山剩水被四大国(包括法国)瓜分。“世界最优秀的民族”成了地球上的弃儿。

  纳粹信奉“战争让女人走开”,战时不愿让德意志高贵妇女进兵工厂,结果战后当年,西部的德国妇女为了一块面包而对占领军大献殷勤,柏林的妇女惨遭野蛮苏军的蹂躏。

  有关德国失败原因的著作和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不可胜书,找到答案当然离不开始作俑者。对于阿道夫?希特勒这个人,由于战败对于他的性格特征以及军事政治战略能力往往被后世歪曲,战后盟军占领条例严禁为希特勒辩护的书出版,其中描写希特勒才略的书刊也在禁止之列。研究纳粹第三帝国历史的专家戴维?欧文的遭遇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只有大声贬低他的书,《王中王》之类的搞笑影视才能畅通无阻,这样的结果就象是掺杂了水份的牛奶,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二)

  阿道夫?希特勒无疑是对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当之无愧的二战元凶。此公不是正宗的德国人,一八年出生于巴伐利亚与奥地利边境的林茨市,其父是海关小负责人,用当今某些国家的现状衡量,算是个有油水的单位。所以说不论希特勒政治手腕多么卑劣,却不象政敌们攻击的那样出身卑微。当1918年11月11日德军在贡比涅森林中投降时,这位眼睛受了毒气,暂时失明的德国陆军下士正躺在医院里,为德国的战败愤愤不平。战后的1919年,这位前下士奉命刺探一个自称为“日耳曼劳动党”的小政治组织,反被人家拉下了水,成为该党的第七名党员。随后这个党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1923年希特勒领导纳粹党上演了一出“慕尼黑啤酒馆暴动”的闹剧,失败入狱后在班房中写下了著名的《我的奋斗》,日后成为他的摇钱树。书中陈列着民族主义、反犹主义、社会主义、复仇主义的杂货,提出为德国人民在东方夺取生存空间的宏伟(或狂妄)蓝图。在1930年9月14日的选举中,纳粹党骤然得到650万张选票,在国会中得到107个席位,一下子从国会中位居第九的最小党一跃而成为第二大党。1932年7月31日的选举,更是把纳粹党推到第一大党的地位。纳粹党获得1374.5张选票,赢得国会中的230个席位,成了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1月30日,总统兴登堡任命他从看不上眼的这个“波希米亚下士”、“蹩脚的画匠”、“最多只能当个邮政部长的人”(反正从不称呼他的名字)为德国总理并组织政府。这个政府后来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名字载入史册。兴登堡总统去世后就马上废除总统制,自任德国人民的“元首”。他领导恢复国家的经济,消灭了失业,走出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困境;他带领德国人民恢复民族信心和自豪感,重建德队和国防。在当时他被大多数德国人民视为德意志复兴的希望。此后,疯狂迫害犹太人、发动第二次大战,最终在战败前自杀,留下千古骂名。

  乱世出英雄。希特勒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的演说才能出类拔萃。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快领会问题的实质并使之简单化(有时过于简单),而且能知人善任。当古德里安到处游说他的装甲练兵计划时,他的上级叱喝说他的装甲车只能用来拉面粉,而希特勒对他说:“你有什么要求我都可以满足你,你有什么本领我都可以让你施展。”曼斯坦因空有黄色计划却不被上级采纳,是希特勒对他赏识有加,采纳了他的计划,让他成就大名。当然还有隆美尔。

  尽管这些军官们战后贬低他们曾忠诚过的人,我想可能由于战争中他们所受的委屈有关吧,或者不得不为。其实,通过他们的话可看出希特勒的才能,“他是如此非凡的才智和理性,以至于没有一丝人性。”(曼《失去的胜利》)“对于新任的总理(阿道夫),原来不是个想象中粗暴的人,财政部长的评价是这是个思维极为敏锐、能很快抓住问题关键解决问题并能迅速实施的人。”(古德里安《前进,坦克》)“他(阿道夫)不知为什么记性出奇的好,部长们说上次汇报的数字他竟然记得丝毫不差,他总是说:‘对不起,部长先生,您上次说的好像不是这样的’紧接着他就把上次汇报的相关内容一字不差的说了出来。以至于部长们不敢有半点欺瞒。”(古德里安《前进,坦克》)。对于希特勒,古德里安将军的评价就是“比于前人(皮斯迈,佛雷德里希大帝)他也许更慧智,但他缺乏克制自己野心和利用这种智慧的能力。”

  要知道当发动法国战役的时候,德国的一些将军们竟然畏战到要刺杀希特勒然后与英国议和的地步,他们没有看到英国的虚弱和法国战争准备的仓促,但希特勒很明显就看出其中的关键:“英国连11个师都征集不齐就仓促应战,而我们能迅速出动179个师的大军,你们不感觉我们现在完全应该毫不犹豫地进攻吗!”。

  相比于斯大林、丘吉尔和墨索里尼,希特勒其实在军事上犯的错误是很少的,他不会像墨索里尼一样进攻希腊,因为这个国家粮食都不能自给;也不会像丘吉尔那样仓促参与在巴尔干的战争;更不会像斯大林常常处于无根据的乐观或悲观中,也许有人会说他一个又一个错误,其实,在这个规模巨大的战争中,想不犯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身处其间的困惑是我们这些事后诸葛很难体会的,拿破仑说过最伟大的将军是犯错最少的将军,斯大林也是一位非常英明的领袖,当今天人们控诉他杀掉图哈切夫斯基时,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元帅亲德亲到变态的程度(即使苏德关系已经恶化,他依然对德军的代表说:‘德军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队,为此我终身拜服),而且他喜欢拿破仑,不屑斯大林的政委制。

  2010年俄罗斯庆祝战争胜利65周年阅兵式上,俄罗期总统梅德韦杰夫声称:是苏联人民赢得了战争,对斯大林的作用也只字不提,如果没有斯大林在战争期间的冷酷无情的军事法令,很难想象实际上已经溃散的军队如何还能作战。而政委在执行这些命令的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1941年10月中旬,如果说斯大林稍有松懈,逃离莫斯科,就会产生雪崩效应,本书的假设可能会成为事实。

  我认为希特勒最大的错误是对东方民族的政策失当。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对斯拉夫人残酷压迫可能导致的可怕后果。在东线,希特勒其实可以拥有更多的盟友。乌克兰长久以来被俄罗斯所支配,沦为莫斯科的粮仓,而斯大林的集体农庄在整个苏联农民中引起了广泛的抵触情绪,而在乌克兰这种情绪简直可以用仇恨来形容,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乌克兰对于德意志是极为崇敬。当纳粹的军队进入乌克兰时,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强烈欢迎。而在白俄罗斯、高加索和南俄对于布尔什维克的不满者到处都有,党内对于斯大林的专横反对者比比皆是。如果希特勒能够利用这些仇恨和矛盾,无疑将是大大有利于实现巴巴罗萨计划的。

  然而由于高估自己的实力、盲目的骄傲和不能舍弃的意识偏见,使德军不能很好的利用对手的弱点。希特勒下令允许他的党卫军残酷掠夺乌克兰人的财富,将乌克兰人推向了他的反对面,本来这些都能成为他的盟友;希特勒下令可以随意杀死布尔什维克的政委,使得政委统治下的苏军不得不拼死抵抗(曾经有苏联政委党员投降德军,但被无情地杀死)。这一切,都被斯大林利用了,使得希特勒在东线所遇到的抵抗极为坚决,尽管苏联的损失也非常惨重。

  希特勒的这个错误是不可理喻的,与这个全局性的错误相比,斯大林格勒的只能算是战术失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还说过:俄国只能从内部摧毁。一战中列宁借道德占区回国领导了十月革命,后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停战条约,使德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西方。战争的总目标应与大政方针大致相统一,换言之,军事行动应从属于政治目标,而苏德战争中始终如一的是军事上以尽快摧毁苏联为目的,政治上却处心积虑地强化斯大林的统治,就象德军北方集团军司令李勃所言:希特勒指导对苏战争的战略方针就好象与斯大林签订秘约似的。比如白俄罗斯游击队杀死德国人,只是为了激化占领军与居民的矛盾,结果德国人不分青红皂白对无辜村民大肆屠杀,埋下仇恨,可谓配合默契。

  德军进入苏联之初进展迅速,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红军士兵没有做应有的抵抗,轻易放下了武器。不久前并入苏军的立陶宛军打死政委后作鸟兽散,拉脱维亚、爱莎尼亚、摩尔达维亚人自发地拿起武器,把一年来推行苏维埃化的苏联红军及家属追在后面打得抱头鼠窜。西北方向的三个师可是根正苗红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人构成,开战几天后,士兵们打死政委和督促作战的军官,向德北方集团军群投诚。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一度表现得十分消沉。他深知苏联深刻的内部矛盾,深知农民因集体化和大饥荒引起的仇视,深知被严酷的劳动纪律桎梏下工人们的不满,深知被流放到冻土地带知识分子的恐惧,深知被压迫民族与俄罗斯族的对立,深知经过大清洗后红军的虚弱……苏联一直以来极力推行进攻战略,从一开始就要把战争引向敌国领土,就是害怕敌人会利用苏联政治上的软肋。然而不久他惊喜万分地发现,他的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他简直不敢相信,希特勒竟然蠢到仅仅用军队来解决问题。

  因此,希特勒最严重的错误是德国没有遵守克劳塞维茨关于俄国的告诫,不懂得俄国只能从内部征服。要彻底推翻,最重要的是,德国应该给全体俄国人和苏联各族人民以自由,使他们摆脱政权,并给他们以独立,那怕是依附德国的半独立。德国本该鼓励苏联各民族人民拿起武器反对他们的政府,并吸收苏军部队加入德军共同进行他们的解放圣战。m.bīQikμ.ИěΤ

  前线的消息源源不断,在某些地方,苏联内务部队把抓获的德军肢解,德军马上以牙还牙。双方越来越残忍。这些也许这正是斯大林所希望看到的。德国人好象在故意讨好斯大林,随着战线不断前移,德军军管区被随之而来的民政部门接管,而这些所谓的民政人员却是裸的殖民主义嘴脸,他们的到来,为斯大林培育了大量的游击队。德国对苏联的战争已经超越了开拓生存空间和意识形态,变成了灭种的战争,到了十一月七日,斯大林可以号召人民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因为敌人竟然想毁灭我们伟大的俄罗斯民族。

  在南线作战的德军士兵克恩的话一针见血:进入罗斯托夫后,到处看到人们的笑脸,布尔什维克已荡然无存了。可是,党卫军却把濒临灭亡的苏俄政权扶持起来了。

  随着战事越来越艰险,希特勒头脑愈加发昏。1942年7月,莫斯科保卫战的英雄,西北方面军副总司令(司令是梅列茨科夫元帅)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弗拉索夫中将投诚,主动请缨,从战俘中组织一支百万人的俄罗斯解放军与斯大林作战。希特勒收下了弗拉索夫给他的见面礼(一枚列宁勋章,这可是人家拿命换来的),然后把这位困惑的变节者打发到柏林郊外软禁起来,理由是高贵血统的日尔曼人不能与劣等民族并肩战斗(什么屁话!优秀种族与劣等种族一样需要呼吸空气,有本事日尔曼人屏住呼吸,以免吸入劣等民族呼出的劣等空气)。

  到了后来,斯大林反倒担心起希特勒的安危来,严命手下不得对其暗杀,不是担心老希死后德国会与西方单独媾和,因为三大巨头早就达成不单独媾和、战后势力划分的协议书。他只是乐意叼着烟斗满意地看着希特勒昏招连连,替他省了好多事,加速苏军向欧洲进军的历程。

  交战国为有利于消灭对方,对敌人的统帅加以保护,希特勒真正是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1945年5月,柏林战役结束后流传着这样一个辛辣的笑话:希特勒从瓦砾中站起来,对苏军指挥官说:请转告斯大林同志,我已经完成了他交办的摧毁德国的任务。

  三)

  人们自然问:为什么?难道希特勒脑子进水了?在对自已脑袋开枪前,希特勒是没有脑袋进水的机会的。他的种种不可理喻的弱智表现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特殊条件下顺理成章的产物。

  其一:独裁体制。

  权利导致,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

  虽然希特勒不是靠政变或暴动上台,但掌权后迅速走向了一党,靠类似于战时法(消除国家和人民痛苦法)律统治,而且纳粹实行的是领袖负责制,在现代法制社会这种僵化、官僚主义的金字塔是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倒退。

  希特勒统治期间,所谓的国会变成了橡皮图章,只是闹哄哄地通过一项项事先制订好的法律而已。希特勒与助手们没有围着圆桌开会研究工作的习惯,他手下的部长们只对他一个人负责,平行单位与平级领导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的沟通。

  这样一来,出现我们很熟悉的结果:为了争宠和自保,大小官员们都争先恐后向上邀功请赏,且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揣摩上司的心思上,成为上边的传声筒,上级领导发生失误(事实上这种缺少科学的决策机构与纠错制约的体制很容易出错),就会象诺米骨牌一样影响到下面,还有逐级放大功效。同样,下情上达时也亦然。为便于控制属下,希特勒从不让下面的人了解全面的情况,仅仅限于本职责所必须的范围,所以纳粹政权与其说是政府,还不如说是宫廷。

  最负盛名的军事历史学家李德哈特说:“德国为什么会在苏联失败,就如同他为什么进攻俄国一样。虽然1941年前的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支配了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工业(整个欧洲的工业),并拥有一支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军队,似乎无懈可击,但是他却缺乏维持这个强大力量有效运行的几乎一切资源,如同日尔曼神话里的屠龙勇士奇菲格勒一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而这个弱点足以毁灭他的所有辉煌。”

  而这个弱点就是落后、保守、低效率的宫廷来对抗现代科学高效的民主政权的必然结果。

  其二:自信过度。

  这是独裁者的通病,有史以来所有的者无不陷其臼。不论帝王将相还是元首领袖,只要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并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就,就会使自己愈来愈骄横。随之而来的个人崇拜更将自己置于云端,成为担当历史使命的救世主。换言之,已不知自己姓什么了,以为自己真成了万寿无疆的真龙了。他的言谈举止与思想方法脱离实际,不合常规,或不屑于象常人般以常规出牌。昔日战友们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在取得政权以前,希特勒肯定会深入实践,与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踏实勤奋地工作;1934年8月前,作为总理的他尚能认真听取兴登堡总统意见,有时还吸取巴本副总理的建议。老总统驾鹤西归后,希特勒迅速建立了独裁政权,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看过《意志的胜利》的人都知道,在台下成千上万蚁民奉若神明的山呼万岁中,在纳粹副元首赫斯之流声嘶力竭的效忠声中,在天降大任于斯人,舍我其谁的氛围中,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众口一词的不断颂扬和自我暗示中,你是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的。

  1938年看似平常,其实不然。希特勒本来抱着慢慢来,准备就绪后再与西方较量(1942年)。一场针对希特勒的暗杀陡然改变了这一切。希特勒从“我可以等待”变成了“时不我待”,从此加快了战争步伐,终于在1月,在没来得及建立一支与英国海军相抗衡的海上力量的情况下,贸然与英法为敌

  闪电战的空前胜利一次次强化了希特勒的优越感。法国战役更证明了他的将军们是一群目光短浅的胆小鬼。从此,他把历代最伟大的统帅,这个连拿破仑都不敢窃取的桂冠堂而皇之地戴在自己头上,完全不顾这顶高入云端的帽子会给自已招来多大的风。

  既然是历代最伟大的统帅,就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听不进任何人的合理建议,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这个形象,置于基本事实于不顾;尤其以羞辱普鲁士军官为乐,这已经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问题了。

  殊不知,尽管这些军官没有政治头脑,因为搞政治不是他们的强项,可是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却不是希特勒这个门外汉所能比拟的。

  历史再次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权利需要制约,否则就会滥用。

  其三、种族主义。

  尼采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是如此还有个度的问题,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是合理的。列宁说过,真理向前迈出一步就变成了谬论。糖精是甜的东西,放多就会发苦。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点种族主义倾向,至少都有民族自豪感。二战期间其它国家对待犹太人也不是礼遇有加。到了二十一世纪,谁也不敢说完全消除了种族主义。但是,纳粹把种族主义推向了极致,已经严重危害到相当一部分民族的生存。

  德军占领法国后,希特勒要求德国士兵尽善尽美地执行任务。希特勒在巴黎当游客时,一名法国女士见他后大叫“魔鬼”,他发誓要在法国人民心目中永远消除这种形象。纳粹认为,北欧、西欧各民族是日尔曼或日尔曼的近亲,属高等民族,东欧的俄罗斯族以及诸如此类是比犹太人高贵不了多少的劣等人种。其实,种族主义作为一种宣传,或迎合这种思潮为自己服务这也未尝不可。将其绝对化则大谬也。现实生活中如某人登上告街头交警台上振臂高呼:我是地球上最优秀的种族,别人肯定会以为此人是刚从精神病院里跑出来的。希特勒显然不懂“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古训(电视娱乐节目中过关前喊叫的我最优秀纯属给自已打气,另当别论)。

  纳粹的种族主义是逐步发展的。战前曾经计划把犹太人迁移到马达加斯加,征服苏联后可能要驱赶到远东地区。莫斯科战役后,苏德战争已显长期化,加上美国参战,在万湖会议上由海因利希提出最后解决犹太人方案。就是利用现有的一切手段将犹太人予以清除。

  如果希特勒明白,政治理论是用来欺骗和笼络人心,而不是用来当作真理来信仰的,那么他的结局也许会好很多……

  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不是戴维所能否认的,不能因为没找到希特勒签发的屠杀文件而怀疑大屠杀的确凿事实。与红色高棉的屠杀一样,这是人类的耻辱,要说区别也就是一个屠杀外族,一个对本国人民高举屠刀;屠杀方式上纳粹相对人道(纯粹是杀人,进毒气室前还有乐队伴奏,希姆莱明令不得虐杀),而后者为了节约子弹用斧头棍棒,或把人按住杀鸡般抹脖子。二者都是裸的反人类罪行。从对待婴儿的方式来看,后者简直是人性泯灭,丧尽天良。

  在苏德战争中,希特勒指挥上也有闪亮之处,例如1942年5月的哈尔科夫之战。问题在于他的聪明才智、他的经验教训、他的女人般的直觉都被对布尔什维克的仇恨和对东方民族变态的蔑视所扭曲。1942年,有情报显示苏联每月能生产1200辆坦克,可是他“嘴里喷溅着唾沫把来人臭骂了一顿(哈尔德语)”。

  其四、疾病原因。

  这是以往容易忽视的原因。阿道夫?希特勒患有严重的胃病,就是现在每天电视广告中狂轰滥炸的“胃疼、胃涨,胃绞痛”。受腹中积气折磨,这个历代最伟大的统帅放屁不能自控,其素食习惯更加剧了这种状况。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告诉一位医生:“我腹部绞痛的厉害,甚至有时想尖叫!”但在1936年,他从一位柏林的江湖骗子西奥多?莫勒尔那找到了安慰。此后8年,这个骗子一直给他开固定剂量的凯斯特医生发明的治屁药丸。药方中有马钱子(一种含士的宁的种子)碱和颠茄(含有阿托品)碱——换句话说,两种致命毒药。事实上是这个长期服用毒药的人在指挥全球性的战争。他的一些的怪异举动也就不难得到解释。

  希特勒不吸烟、不喝酒,吃素的结果反倒有损于他的健康。他廉洁自律,他的女友爱娃临死前还惦记着借别人钱的事。希特勒也没有生活作风问题。很多作品中把爱娃称为“情妇”。两人都是单身男女,何来情妇之说。

  就是这个对自己要求严格到近乎苛刻的人发动了二次大战,屠杀了600万犹太人。

  1941年德军攻打苏联期间。他每个礼拜就要吞下120到150粒治屁药丸。1944年末,终于有一位叫欧文?吉斯林的随军医生看到希特勒的早餐里有6颗小黑药丸时就要了下来。之后经过研究,120颗药中含半克士的宁和半克阿托品,阿托品作用于神经系统中枢,刚开始它只起刺激作用,以后产生麻痹。它主要使人的前脑受到影响,使人产生逼真的快速意识流,多话,兴奋,幻视幻听振发的谵忘等症状,后者可以使人平和安静,也可以使人精神错乱,行动狂暴。士的宁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还能造成欣快症和对光线、声音的极度敏感。吉斯林医生自己服药作了实验,亲身尝到了狂怒和对外界刺激极度敏感的滋味。

  西奥多?莫勒尔医生因此被当即撤职,苟且逃过一死。可希特勒自己的健康,却由于长期日复一日地对屁发动闪击战,已受到严重损害,并且他的精神错乱也加剧了。1944年7月20日,暗杀事件后,希特勒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摧残,他的健康江河日下。6个月后的1945年4月29日,在朱可夫的苏军离他一条街时在自己的堡垒中举枪自尽。

  他曾经说过:判断一个男人一是看他娶怎样的女人;二是看他怎么个死法。爱娃自愿从后方来到他身边,当了一天的新娘,然后新郎新娘携手并肩走向来世。戈培尔夫妇连同六个孩子(戈林的女儿都活下来了,如何忍心让孩子们陪葬?),以及总参谋长等跟随他们的元首举枪自尽。

  顺便交待一下希特勒的两个难兄难弟: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杀死后(一说灭口)倒吊在菜市里;东条英机死得与大肆吹嘘的武士道精神不符:肚皮上用蓝墨水画出心脏的位置,开了两次枪仍没有死成,只得窝窝囊囊地靠盟军的绞刑架了却残生。

  其五、性格及其它因素。

  “我的德意志同胞们,亲爱的同志们,我想,这是很少有的:一个人在20年以后依然可以站在他的支持者前面。布且在这20年里,他的计划从来不用调整……”

  这是电影《帝国陷落》开始,希特勒考核打字员时的讲话。目标确定后还要不断通过实践检验,根据情况及时修正完善,这个常识在希特勒那里也成了问题。“计划从来不用调整”?不要以为这是翻译错误,希特勒一贯是以不变应万变,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一成不变如何能行?对此不用赘言。问题是好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时候就要当机立断,与时俱进。

  希特勒在紧要关头缺少军人的才干。这可能与他没有系统性地受到过军事理论学习有关。他嘲讽军官们在军事院校里只学会了使用刀叉,而他连军事培训班的食堂都没进过,从下士窜升到三军统帅(其实是一军统帅,对海空军基本不过问)。1940年纳尔维克战役到了关健时刻他沉不住气了,约德尔又拍桌子又瞪眼,他才打消了撤退的命令。

  希特勒饱览群书,受益匪浅,倾向性也很明显。尼采、叔本华、黑格尔等的著作他百看不厌。据说《腓特列大帝传》好多章节他倒背如流。年轻时集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一门摧毁的学说”。他这样评价。他也读过《孙子兵法》,从他指挥战争的造诣来看,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

  希特勒办事不分轻重缓急,总想一蹴而就。巴巴罗萨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人们常说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这位德国元首正好相反。对于技术性的数据报表记忆力惊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

  希特勒有一定的艺术素养。青年时代靠绘画为生,除养活自已,还有余钱上维也纳歌剧院。他酷爱音乐。说句题外话:如果当初希特勒顺利考入维也纳艺术学院,也许历史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那位拒绝希特勒入校的考官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负责(开句玩笑)。

  希特勒的艺术气质不是装腔作势。他与艺术家们在一起时感到很自在。与严谨的军人们打交道时,他的这种随心所欲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有时还从自已稿费中拿出钱贿赂将军们)。巴巴罗萨计划中,军人们一致认为莫斯科是战争的重心,是首先攻取的目标,而他将莫斯科放到最后,把攻占莫斯科做为谢幕前的。艺术家内心大多是脆弱的,行事风格优柔寡断。色厉内荏而缺乏冷酷无情决断。

  侵苏战争中,要么以莫斯科为主攻方向,要么以夺取德国急切需要的石油为目标。整个1941年8月,希特勒与军方意见相左相持不下,好不容易压服将领们将部队拉向南方,全歼苏联西南方面军,取得基辅会战的全面胜利,接着应当乘胜前进地,入冬前进入高加索。但他又屈从于将军们进攻莫斯科的意见,发进台风行动,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弄得两头落空,费力不讨好。

  又如对待弗拉索夫的事。直到1944年底,他才屈尊让弗拉索夫组建俄罗斯人民解放军。雨后打伞何所益,三年前干什么去了。

  尽管纳粹戴着、独裁、集权的帽子,事实上,德苏两国的政治体制还是有区别的。大家通过影视资料可以看到,召开军事会议时,希特勒与将军们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他的肺有毛病,但为了使他的意见占上风,屡次逼得希特勒用最大的肺活量咆哮一阵,然后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相比苏联,当斯大林说出自己意见时,大家争先恐后鸡啄米似战头称是。朱可夫是少有的敢于反驳斯大林意见的人,充其量也仅仅是一次性的反驳:斯大林同志,我认为应该向×××方向进攻。当斯大林严厉地瞪一眼说:政治局(他全权代表政治局)已经定了,就这么办了。元帅也就坐下来了。(斯大林至少给参加会议的人一杷椅子,不象可怜的德国元帅们只有站着和“我的元首”说话,难怪人家那样敢于争辩——站得烦躁了嘛)。

  巴巴罗萨前希特勒颁布了旨在枪毙政委的《政治委员命令》,古德里安把这个命令寄了回去。这在苏联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元首禁止弗拉索夫组织部队,不准在德军中招募苏联人,由于伤亡惨重,早在1941年8月,武装党卫军率先招收俄国人、乌克兰人从事后方勤务。到年底约有三十万东方志愿者在德军中服役。弗拉索夫在部分德军将领支持下积极活动,极力宣扬他的建立新俄罗斯的梦想。

  由此可见,希特勒的相对松散,下属有相当的自主权,加上纳粹执政的时间较短,一些民主传统延续了下来。战前除犹太人德国人民外享有一定的自由,比如自由出入境。工人定期享有度假等福利(劳动源于快乐)。德国农民享受补贴,在属于自已的土地上自由耕种。德国经济是市场经济,类似于国家资本主义。苏联是高度而全面的集权,农民在集体农庄组织生产,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然而从这场战争来看,德国工厂直到战争中期还在实行一班制生产,而苏联实行严酷的战时,调动一切力量支援战争。当德国的妇女们推着婴儿车漫不经心地散步时,强壮的苏联妇女已生产出了成千上万的炮弹。苏联确实做到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一些先进武器是科学家们在狱中发明的。这也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二战主要交战国中,与英美相比,德苏都是主义的。纳粹的是急性传染病,来得快,去的也快;苏联是慢性病,在二战结束45年后解体。消除,避免战争,建立和谐民主的社会,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任务。

  谋事在已,成事在天。二战的时候,德国面临了三个前所未有的强人(罗斯福(号称“蜘蛛”)、丘吉尔(“百年才一个的人物”)、斯大林(冷酷的“钢人”)领导的三大强国的围攻,这三个领导人,非常精明狡猾,绝对不是梅特捏、威廉三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可以比拟的,而他们的国家力量也远远强于拿破仑时代的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希特勒的战败很可能是一种命运的诅咒,没有丘吉尔的坚定和不惜一切的牺牲精神,英帝国很可能就在澳大利亚的劝说下与德国议和投降了;没有斯大林冷酷无情的钢铁手腕,俄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工业大国,更不可能驱使万千生命不顾一切的拼死抵抗;没有罗斯福的深远见识,和主动引导,美国强大无比的孤立主义绝对会把美国引向中立。而这三个国家任何一个出现了上述情况,那么都会导致这场战争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结局。

  苏德战争过去60多年了,然而这场人类自今最后一场大国间的全面战争留给人太多的思考,战前普遍看好的纳粹最终败倒在俄国的茫茫雪原。德苏战争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也将是人们不断探求新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造福明天的长久课题。从新的角度探索德国失败的原因,以通俗战争推理小说的形式论证阐发,从而揭示出更深的内涵,这就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本文以合理的推理和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真实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二战画卷,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扭曲,对战争中的苦难和一些丑恶的人性进行揭示,涉及到一些秘闻趣事,内容涵盖政治与经济、天文与地理、兵器与军械、人文与自然等方方面面,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鉴赏性为一体,写作手法细腻,感情丰富,立意新颖,观点大胆,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写实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除上述外本文主要是做为小说欣赏,前言外的情节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本人是下岗职工,没有陪别人打官司的精力和财力。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穿越进入五十年前,进入历史的另一个岔道,来看看希特勒在相对清醒客观的情况下,引导德苏战争本应走的离胜利最近的那条轨迹……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夕阳西下的时候的奋斗在第三帝国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